在台灣的道路上行駛,了解交通規範是每位用路人的基本責任。但是面對眾多的法規條文,很多人都會感到困惑:這麼多規範要怎麼記得起來?其實,掌握交通規範的核心概念,比死背條文更重要。

主要的交通規範有哪些?
日常生活中,貼近我們的交通規範主要有:・公路法
・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
・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
・道路交通安全規則
認識這些交通規範有什麼幫助?
交通規範的核心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,其中包括用路人應遵守的相關規定。對交通規範了解得越多,就越能避免違規行為的發生,確保行車安全與秩序。以下以各個面向呈現交通規範的重要性:・人:汽車駕駛人如何分類?
・事:在道路上停放待售車輛會怎樣?
・時:提供駕照給別人會被吊扣多久?
・地:計程車客運業在哪裡營業?
・物:什麼是交通標誌、標線、號誌?

常見的違規態樣
以下是日常駕駛中最容易遇到的違規情況:・無照駕駛:處罰條例第21條
・未戴安全帽:處罰條例第31條
・任意變換車道:處罰條例第43條
・左方車未讓右方車先行:處罰條例第45條
・轉彎車未禮讓直行車:處罰條例第48條
・轉彎未減速慢行:處罰條例第48條
・併排臨停:處罰條例第55條
・不依順行方向停車:處罰條例第56條
・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:安全規則第91條
・未讓直行車先行:安全規則第99條
・未投保強制險:強制險法第49條
這麼多規範怎麼記得起來?
確實,交通規範看起來很多,但其實不需要硬背。最重要的是上路時注意路邊的標誌和標線,照著速限、號誌行駛,基本上就不太會違規。這些標誌就是設計來幫助我們判斷當下該怎麼做的,只要保持警覺、遵守現場指示,就能安全又合法地使用道路。

交通違規-責任歸屬與救濟流程
每一項交通違規背後,其實都牽涉法律責任與救濟機會。如果你也碰到類似情況,不需要一個人煩惱。
我們的律師團隊會幫你判斷責任歸屬、分析處罰依據、提供應對建議,甚至協助你申訴或處理相關理賠。